蚌報融媒體記者 郝玉琳 通訊員 孫立
秋意漸濃,安徽有家硅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卻是一派火熱的工作景象。2024年畢業于蚌埠學院的戴同學正專注地進行著手中的實驗。作為一名助理工程師,他如今已完全適應了新的工作節奏,穩定的收入讓他對在蚌埠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入職后不久,公司就通知我們可以申請一項一次性就業補貼。”戴同學回憶道,“通過公司和人社部門的宣傳,我了解到這個政策,很快就提交了申請,沒想到3000元的補貼很快就到賬了。”這位來自亳州的年輕人臉上洋溢著笑容,“這筆錢不僅緩解了我剛參加工作時的經濟壓力,更讓我感受到了蚌埠這座城市對年輕人的誠意和溫暖。”
戴同學的獲得感,正是蚌埠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以來,市人社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創新工作方法,優化服務流程,以真金白銀和真情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據統計,自2024年以來至今年7月,人社部門已為912名在蚌埠小微企業就業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發放一次性就業補貼,總額達273.6萬元。
這筆每人3000元的補貼,看似不多,卻實實在在緩解了畢業生就業初期的經濟壓力,增強了他們留蚌發展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批受益畢業生中,有255人畢業于安徽財經大學、蚌埠醫科大學等8所駐蚌高校,占比近三成。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我市對本地高校人才的重視與支持,也反映出駐蚌高校學子積極投身蚌埠建設的良好態勢。
成果的背后,是人社部門持續創新的工作方法。今年以來,市人社局深入開展“政策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等系列活動,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開展“直播帶崗”等創新方式,推動就業服務關口前移,實現校企供需精準對接。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讓“政策找人”取代了“人找政策”,大大提高了政策兌現的效率。
據政策規定,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小微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即可按每人3000元標準申請一次性就業補貼。這項政策旨在鼓勵更多青年人才選擇蚌埠、扎根蚌埠,在助力企業發展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貫徹落實人才強市戰略,進一步優化就業創業政策服務體系,拓寬就業渠道,營造更優的人才生態。“我們將繼續做好各項就業服務工作,讓更多高校畢業生在蚌埠安心就業,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幸福蚌埠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秋日的陽光灑在辦公桌上,戴同學正在為新項目做準備。他說,這筆補貼對他來說不僅是一份物質上的支持,更是一份精神上的鼓勵。“我會繼續努力工作,在這座城市扎根成長,為蚌埠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政策幫扶下,會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和戴同學一樣,選擇與蚌埠這座城市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