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進鍵 沖在起跑線 贏得開門紅
本報評論員
人勤春來早,奮楫再出發。農歷乙巳蛇年第二個工作日,我市聚焦“加強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再次召開“新春第一會”,錨定新目標、吹響沖鋒號,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精氣神,按下“快進鍵”、沖在“起跑線”、贏得“開門紅”,奮力把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更有奔頭、更有勁頭。
推動蚌埠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強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是重要內容、強大支撐。“新春第一會”上,表彰了2024年度蚌埠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獎、社會發展貢獻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以及企業稅收貢獻30強,部分縣區、市直部門、企業代表作了交流發言,旨在激發出廣大黨員干部、企業家、群眾干事創業熱情,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進一步在全市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掀起以加強“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為抓手推動蚌埠高質量發展的滾滾洪流。
“實干爭先”的蚌埠,“兩動并進”、向“新”而行。當前,蚌埠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蓄積、攻堅起勢、加快發展的上升期關鍵期。創新一子落,發展滿盤活。作為省內第二科技資源大市,科技創新是蚌埠的潛力和優勢所在。近年來,我們持續將“推創新”作為工作主線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牽引,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們要搶抓機遇,堅持創新驅動、招商帶動“兩動并進”,進一步讓蚌埠的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體現蚌埠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加快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推動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大力營造優良創新生態。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牽頭承擔省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組建創新聯合體,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行動、“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讓更多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培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努力創建“燈塔工廠”。拓展“企業出題、政府立題、能者解題、市場閱卷”政產學研技術攻關模式,完善“揭榜掛帥”“競爭賽馬”“定向委托”等機制,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加快形成“一個科研院所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個駐蚌高校共建一個產業園區、每個企業都擁有一個核心技術支撐”的發展格局。
以高水平招商引資賦能蚌埠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場競速賽、接力賽。要立足我市六大新興主導產業和六大產業集群,一手抓傳統產業鞏固優化,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持續推動傳統產業做強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讓“老樹發新芽”;一手抓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產業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讓“樹林變森林”。同時要緊盯科技前沿、產業“風口”、市場潮流,加快布局培育未來產業,全力建設智能傳感器未來產業先導區,啟動創建商業航天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建設皖北零碳新材料產業園,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支持發展未來產業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和多元場景,讓“小樹變大樹”,構筑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
“奮斗有我”的蚌埠,敢立潮頭、以“質”致遠。一座城市的宏觀前行,濃縮著每個人的微觀努力,再細微的動能,乘以370萬,就是波瀾壯闊的發展增量。我們要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拼勁闖勁,激發“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狀態,三步并作兩步走,兩天當作一天干,努力以“快人一步”實現“領先一路”。優化營商環境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誰能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爭先進位,誰就能持續重塑發展優勢、贏得發展主動。要積極打造高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便民利民的消費環境。隨著“靚淮河”工程的深入實施,城市發展已由背靠淮河、跨河發展向面向淮河、擁河發展轉變,良好的城市環境已經成為蚌埠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我們要堅持“以淮河為中心,東西拓展、擁河環湖、南岸提質、北岸擴容”的城市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實施南北融通擁河發展戰略,加密跨淮河通道建設,大力推動城市更新,加快淮河北岸城市組團及核心片區建設,科學布局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消費業態、交通出行等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能級,讓企業家和各類人才在蚌埠工作生活更舒適、更便捷。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全程。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既關乎提升預期、提振信心,更關系到全年目標的順利實現。當前一季度即將過半,時間不等人,發展不等人。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實干爭先、奮斗有我”的豪情壯志,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務實的作風,加快科技創新、加力“雙招雙引”、加速項目建設,打好“主動仗”、跑好“第一棒”,以一季度“開門紅”奮力實現季季旺、全年勝,確保“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幸福蚌埠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執筆:陳維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