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9 日,哈爾斯《奮進四十載,共筑百年夢》創業四十周年慶典在永康舉行,會上回憶了董事長呂強創業四十年的點點滴滴,也回憶了哈爾斯走過的崢嶸歲月。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哈爾斯自1985年起步,歷經四十年風雨,在杯壺行業中脫穎而出,從一家鄉鎮工廠成長為領軍企業。
哈爾斯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輕工制造業發展的縮影。從最初生產電風扇鋁開關箱,到進入文化用品領域,再到1996年正式掛牌“哈爾斯工貿有限公司”,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11年成為行業上市第一股。四十年來,中國杯壺行業經歷了技術引進、工藝成熟、品牌崛起、消費升級的周期演進。哈爾斯始終與時代同步,敏銳地捕捉行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正因如此,哈爾斯對行業的發展路徑和全球市場格局都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2020年,呂強提出了“三百”戰略目標,即百年企業、百強企業、百億企業。而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四十周年慶典的同日,董事長呂強也發布了《四十載破繭路,百年品牌長征行——哈爾斯董事長致全體投資者的一封信》。董事長在信中清晰地解讀了這些情況,并為哈爾斯指明了方向——雙輪驅動戰略為發展內核。
基本盤的全球化深耕:OEM業務鑄就護城河
董事長在信中提到,哈爾斯親歷了海外杯壺的“三次進化”,從耐用品到場景化消費品,再到如今的快消品;每一次品類躍遷,都是一次需求的爆炸。
杯壺行業正處于爆發階段,尤其是北美市場帶動的海外市場整體。這無疑是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作為行業top1和杯壺行業上市第一股,哈爾斯并非誕生于這個機遇之中,而是憑借對形勢的清晰判斷,迅速抓住機會,拓展客戶。其銷售團隊實力強勁,背后的產能和供應鏈也能夠及時跟上,從而實現了快速的量級增長。直到現在,哈爾斯依然清楚地認識到OEM業務客戶對公司的重要性,將客戶作為內部的第一優先級。
“哈爾斯始終與客戶同頻共振,深耕海外頭部品牌,搶灘空白版圖,用持續精進的產品與交付,把單點合作織成多區域、多客戶、多周期的韌性網絡?!边@是呂強在信中對海外業務的高度概括,但這背后卻是無數團隊,無數日夜奮斗的結果。從數據來看,2023年公司全年實現境外收入19億元,而在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攀升為29億元,同比提升超50%。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境外收入13.66億元,同比提升14%。
在國際貿易這條賽道上,哈爾斯就像個經驗豐富的馬拉松選手。他們既不會因為自主品牌建設就輕視國際訂單,更不會盲目追求規模而忽視質量,或者做出冒險性的擴張。最聰明的是他們的"客戶培育計劃"——既倚重大客戶如參天大樹,又精耕中小客戶如幼苗成林。也就是說既要把握住大客戶,深度綁定,充分挖掘其多樣化、多區域化的需求,同時也廣泛布局有增長勢頭的二梯隊客戶,陪伴他們成長成有潛力的黑馬。
此外,哈爾斯還在拓展北美地區以外其他潛力市場的客戶。比如在東南亞地區這兩年也收獲了新的訂單,成功開拓了北美市場以外的潛力市場,而這其實是三年前就開始布局的結果。這就像下圍棋,別人只盯著眼前幾目,哈爾斯卻能看到三步之后的棋局。這些舉措充分說明,哈爾斯是一家善于審時度勢的企業,能夠緊跟行業趨勢,準確判斷發展方向。
第二曲線的戰略突圍:自有品牌是必經之路
再來說說雙輪驅動中自有品牌這“另外一輪”。其實,很多企業都不敢選擇這條道路,因為杯壺行業品牌競爭激烈,市場分散、用戶忠誠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想要在品牌競爭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也注定需要大量投入。
在信中,董事長提到“我深知,我們這一代人擁有這樣的市場機遇,更肩負著這樣的時代使命,不僅要做出好產品,更要做出中國的好品牌。”他認為,國際博弈愈發激烈,貿易摩擦層層加碼,全球產業鏈正在重塑。留給公司的窗口期很短,中國新消費時代正在突飛猛進。
通過董事長的話,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發展自主品牌不僅是一腔熱血的民族精神,更是國際形勢、中國消費市場變化推動下的必然選擇。
我國經濟發展已邁入新的階段。IP熱度持續攀升,谷子經濟受到國家的重點關注,情感類消費也隨著Z世代成為主流消費群體而迎來爆發式增長。杯子作為情感消費與IP消費的重要載體之一,與當前市場趨勢的契合度極高。哈爾斯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精準捕捉到這一變化,迅速布局市場,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從產品設計的創新性、新品上新的高密度、境內收入的穩步增長、消費群體年齡結構的優化、營銷方式的多元化、多平臺的全面布局等多個維度來看,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哈爾斯在自主品牌領域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姿態。
對于永康的許多公司來說,一直做代工或許能借助市場機遇賺得盆滿缽滿,但哈爾斯并不滿足于此。打破單一商業模式的禁錮,是公司邁向更高量級,實現三百目標的重要一步。
從財務數據來看,哈爾斯展現出扎實的資金儲備能力。即使在近兩年自主品牌建設的高投入階段,除了今年上半年因泰國工廠投入較高影響短期利潤外,企業整體凈利潤仍保持穩健增長態勢,2023和2024年公司分別實現了歸母凈利潤21.31%和14.72%的同比增長。這種健康增長模式與行業部分企業追求爆發式擴張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更凸顯其經營質量的可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對哈爾斯戰略投入的判斷,明顯帶著“雙標”濾鏡。相較于新興消費品牌前期重營銷投入的普遍認可,對哈爾斯類似投入的質疑顯得有失公允。事實是,公司手握數十年產業鏈沉淀和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只是把別人用來“講故事”的預算換成了“筑壁壘”的鋼筋水泥。今天砸下去的戰略成本,明天就是同行撬不動的護城河—成熟企業的長期主義,本就該這么“豪橫”。
董事長呂強說,哈爾斯已把“中國智造”刻進每一次迭代,從材料、工藝到設計,全部自主可控;從標準、專利到生活美學,全面接軌世界。我們想要在下一個十年,當中國消費者端起保溫杯時,第一個想到的品牌就是哈爾斯
從戰略布局來看,哈爾斯展現出兼具前瞻視野與務實落地的雙重特質。作為行業早期把握消費升級趨勢的踐行者,其戰略方向具有清晰的路徑規劃與堅定的執行決心。當前戰略推進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市場需要給予戰略實施必要的培育周期,以充分釋放其長期價值。
【廣告】免責聲明:本內容為廣告,不代表蚌埠新聞網的觀點及立場。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之一切權力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蚌埠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對此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